慧聰塑料網訊:甲代烯丙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中間體,用于合成香料、樹脂等,近日,經過德納化工濱海有限公司近半年不斷調優運行,國內首個1萬噸/年裝置順利實現設計目標,產品含量在99.96%以上。該裝置的達產將緩解國內甲基烯丙醇供求緊張的局面,并為新型混凝土減水劑大單體生產提供原料支撐。 德納公司總工程師陳永福介紹,甲基烯丙醇是一種重要有機中間體,目前國內僅有數字企業生產,此前國內裝置最大規模約為3000噸/年。以甲基烯丙醇與環氧乙烷為原料,可合成新一代混凝土減水劑大單體,繼而生產聚羧酸減水劑――這也是目前最先進的第三代混凝土減水劑。 該系列減水劑具有較強的水泥顆粒分散性保持能力,并有摻量低、減水率高、增強效果好、耐久性、不銹蝕鋼筋及環境友好等優點。然而,目前聚羧酸減水劑僅占減水劑市場份額的30%,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主要原料聚乙二醇單甲醚合成工藝落后,綜合物耗較高。 隨著我國基礎建設規模不斷擴大,高速公路、高鐵、大型橋梁、地鐵、隧道、核電、大壩建設等領域,對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越來越大,直接拉動了減水劑市場。據悉,近年來聚羧酸混凝土減水劑需求增速一直保持在20%以上。預計2013年聚羧酸減水劑大單體產量將達到57萬噸。 陳永福告訴記者,綜合比較分析,當前選擇用甲基烯丙醇生產聚羧酸減水劑大單體是最佳原料路線。傳統工藝采用聚乙二醇單甲醚做原料,需用丙烯酸與聚乙二醇單甲醚酯化反應后再參與共聚。而改用甲基烯丙醇作原料則省略了酯化這一步驟,直接進行共聚;工藝流程簡化也使生產能耗降低50%以上;因不再產生酯化工藝廢水,其對環境的影響也大大減少。而且,該路線可以提高聚羧酸減水劑大單體含量,從而提升減水劑的性能,降低減水劑的生產成本。 責任編輯:王會穎 【慧聰資訊手機客戶端下載 】 |